今后打算以不定期专栏的形式,回顾2015年所播出的动画作品。正如标题所说的,范围除限定在TVA外,笔者的选定方式也并非以作品整体为基准,而是以个别话数为对象进行介绍。
不过在进入正文之前,希望能有以下几个认知:
1.笔者并没有看过2015年的所有作品,只是看了将近七成的量,可能会有遗漏,请多包涵。
2.入围依据偏于演出视点,脚本的本身趣味性不纳入分析范围(构造、策略为主)。
3.不会替这十部作品打分,排名也不分先后。
然后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不管笔者推荐了什么,都终归是个人见解。解读上或多或少也会有不够正确的地方,希望阅读时能自行判断信息的可信度。
第1回 『城下町のダンデライオン 9话』
脚本:広田光毅 絵コンテ・演出:大石康之 作画监督:高桥はつみ等
这部作品有不少话都是以两篇短剧所构成,特别是这次前半与后半的主题一边以搞笑为主,另一边则偏向严肃。因此,如何呈现出两种不同的氛围是本话的困难之处,以下也将根据这层理由拆成两部分来分别论述。
首先如前面所提到的,前半是以茜为焦点而偏向于搞笑的剧情。而在呈现出笑点的这方面上,笔者总结出了三个很重要的演出手法,它们几乎决定了前半的整体气氛:
一、无声的一瞬间
也就是会在对话中插入一段冗长的反应时间。这不能说是很罕见的表现形式,但确实有效,在进入OP前以及6分、8分附近共计使用了三次,都带来很不错的冲击感。
上面这个画面静止了7秒左右。二姐装作出房间变出了眼镜,其实只是去自己房间里拿了副眼镜。
另外,提到的这三个例子虽然都有个共通作用是使人发笑,但同时5分10秒的上图例子,这边虽然让画面静止了很久,但却会让观众产生「事情正在发生」的错觉,而这也正是日本电影之于动画的「间」的表现。说到擅长「间」的演出的演出家,就不得不提到佐藤顺一,而他也曾在twitter对这种演出手法做过说明。某种意味上,「间」是最适合在动画中表现出时空的真实感的处理方式,所以像最近写实志向的『现视研 二代目』、『银の匙 秋の巻』等作也都刻意的拉长单个画面的时间或者加入无声片段。
二、ZOOM OUT与出入画效果
有一个已经经过证实的法则指出,突然的让物件入画、出画能带来额外的趣味性,因此在好莱坞中也很常有这类应用。而在前半部分,可以看到6分15秒、6分半、10分10秒附近都借由ZOOM OUT达到类似的表现。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前半部分有这种演出倾向,但因为后半为了呈现相反的氛围,因此完全没使用过一次这类手法,摄影机的运动频率也显然降低许多。
三、反差的表现
救猫的时候使用了更多的画面无端强调魅力,但相反的在描写救鲸鱼的过程反而像救猫那样轻松。
而说到第三点,这也牵扯到前半部分一个很重要的特性,也就是符号的有效选择。可以重新确认一下前半有关于变身的地方都是怎样处理的,就可以发现无论开头、起承的部分都是用很类似的静止画呈现出符号式的「变身英雄」。但到了结尾真正要更深入的刻画茜的魅力时,则完全的排除了这种符号表现。
尤其是安排了一个漏接的过程,茜即时的抓住栏杆改变方向的一刻,也用到相当有魄力的付けPAN来强调其当下的沉稳形象,制造出和原本的肤浅的帅气所有所不同的女主角应有的帅气。
然后关于符号,还有个很明显的处理在OP之后,可以看到茜的头发刻意的被弄乱,这可以带给观众一种力不从心的印象。而OP之前明明呈现出的是帅气的一面,却在OP后变得有点狼狈,这种反差感也正和刚刚说的一样能产生很好的效果。
并且前半的故事重心即使放在茜的身上,但视点却都以旁人为主也是笔者满喜欢的一点。要呈现出角色有多可爱,或许侧写是相对有说服力的作法。值得一提的是,后半部分葵在咖啡厅里站起来时,为了表现她可爱的一面所以也追加了旁人的反应。
封面: 城下町的蒲公英
© komaokuri / Anitama
真的 加个视频 比较好。。之前 不就是有嘛。这个也可以有
蒲公英还是非常好看的,虽然冷
说上视频的你们根本就不看文章是吧…… 文章涉及的内容就是动画一集,又不是跨作品读者需要看好几集。上视频要么上一整集,要么上十个以上的小视频。 自己去看一集很难么?
建议上视频,便于理解
喵帕斯里也出现过多次[间]的演出
不带上截取的视频片段么。。
不错不错 收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