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好时光

Anitama新声

Voice|谢枫华2017年1月16日 21时00分

宫崎骏的《风之谷》于1月13日晚在NTV“金曜ロードSHOW!”节目播出。虽然这已经是《风之谷》上映后33年里第17次在电视上播出,但仍然拿下了12.7%的平均收视率,基本维持了三年前的第16次播出的高收视率水平,令人不得不感叹名作不会因时间褪色的魅力。

http://mantan-web.jp/2017/01/16/20170116dog00m200002000c.html

随着《风之谷》播出,日本网友也纷纷在推特上进行实况。“金曜ロードSHOW!”节目的宣传大使斯坦利、撰稿人のざわよしのり、影像研究家叶精二等人都在推特上对电影进行了同步解说,讲述电影制作的一些幕后故事,叶精二还介绍了各镜头的担当原画。由于篇幅有限,这里就不逐一罗列了,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阅读。

毕竟33年的时光过去了,当年在《风之谷》中大显身手的作画监督小松原一男、美术监督中村光毅、色指定保田道世、原画金田伊功、二木真希子、筱原征子、声优纳谷悟朗、永井一郎、宫内幸平、家弓家正等人,如今都已不在人世,这也引来了不少观众的感慨。


动画人矶光雄说,在他那一代,感觉大家公认《风之谷》漫画才是本体,动画版和漫画相比,各种方面都显得不足。然而到了几年前,他发现,似乎以某个年代为界,这种认识逆转了,人们觉得动画版比漫画版好了。矶把这个分界线称作“垂直型世代和水平型世代的界限”。

矶解释说,垂直型说的是故事的展开也好,与遇到的人的关系也好,都是垂直方向的,同比自己强的某人为敌或者为伴,向着与自己的地平线不同的高度移动的作品。这一类的代表作品就是《龙珠》,昭和时代的故事基本上都是这一类。

而水平型中登场的都是同一视角高度的人物,故事展开也是水平移动。如今的日常类作品就大多都是水平型了。矶认为“寅桑”(《男人之苦》系列影视剧?)是水平型的代表。

矶说这一番话,倒不是为了厚古薄今骂现在这一代人没出息,而是想说,享受故事的方法因人而异。只不过最近的作品实在是水平型太多了,他偶尔也想看看笔直的垂直型故事。

https://twitter.com/IsoMitsuo/status/819880788422369280


轻小说作家笹本佑一看着《风之谷》,觉得里面登场的虫子也好滑翔翼也好垂直起降机也好飞艇也好,从科学的角度来讲都太不现实了。有人说娜乌西卡他们其实都是小人族,巨神兵是人类的尺寸,笹本觉得这一说法很可信。

当然,动画终归是动画,肯定是要有夸张的地方。但是这种用各种离奇理论来给这种夸张表现加上理论基础,就是狂热爱好者们的乐趣所在嘛。也说不定《风之谷》里的虫子啦滑翔翼啦飞艇啦运输机啦里面都有什么反重力功能呢。

https://twitter.com/sasamotoU1


《风之谷》的话题到这里结束。漫画家冈本伦这周给《人渣的本愿》和《南镰仓高中女子自行车部》两部动画画了应援图,不由感叹:动画正在播出中的漫画家,推特好像过节一样,真好啊。然而等节日结束之后,那种空虚感也是非同寻常。

冈本发了自己的当年写在漫画《极黑的布伦希尔德》单行本后面的感言:

《极黑的布伦希尔德》动画化的时候,给我介绍了许多的工作人员和声优。为了把我的漫画拍成动画,要动用这么多的人,这令我十分感动,甚至感到有些惶恐。而后我作为原作者,出现在录音现场和活动现场之类的地方,大家也多少给我面子。

但是这部漫画的动画结束之际,为数众多的工作人员和声优就都移动到别的作品去了,只有我一个人留下来画这部漫画。

这令我不由感到诸行无常。然而我还是会一如既往地一个人继续画这部漫画。

时过境迁。如今《极黑的布伦希尔德》漫画也已经完结了。再看这条评论,那种寂寞感也翻了不知道多少倍。

https://twitter.com/okamotolynn/status/819884462909464578

热心的读者纷纷前来安慰冈本,还有人说“再画《极黑的布伦希尔德》的续篇吧,然而再动画化”。冈本回答“没卖到能出续篇的地步”。

氛围更加悲伤了。


声优小清水亚美感叹,赛璐珞的动画就是好。虽然数码动画是很漂亮,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总有种黏糊糊的感觉。感觉手绘的曲线也很重要。能让她就算看了几十遍,也还是想看,连音乐和音效也是不管听了多少遍还是会感到雀跃的动画,大多都是赛璐珞时代的作品。

另外,小清水还觉得,最近动画里外表和年龄一致的女性角色也太少了。她左思右想,得出了一个结论:大概如今动画里的角色也和现实中的人一样,拍了照片都是要用Photoshop之类的上一层修正装甲吧。

https://twitter.com/AMISUKESHIGOM

封面: 《风之谷》

© 谢枫华 / Anitama

相关阅读
评论
#21人造人52号发表于 2017-07-11[引用]

赛璐璐时代,不同颜色的东西对比明显;但是电脑上色时,加了一层镜头光线滤镜后,镜头上所有东西都蒙上了一层同样颜色,糊作一团。

\n

后者不用为在阴影中的不同物件分别设定颜色,省事,但同时也失去了“画”的基本美术属性,不是思考出来的颜色,能好看才怪

#20人造人52号发表于 2017-07-11[引用]

粘乎乎的感觉我也有,我个人认为问题出在后期加的滤镜上。这个问题在阴暗的场景中体现尤甚,观感特别的差。

#19人造人30号发表于 2017-05-24[引用]

还有那谁,画巨神兵的那位,,也消失了很久了(๑•ี_เ•ี๑)

可能是熊国人没有养成在电视上看动漫的习惯。 网络放送动漫是大家的主流。

#3人造人62号[引用]

1

动画,不是动漫

#15人造人111号[引用]

2

#18人造人125号发表于 2017-01-18[引用]

我觉得没有必要在这个问题上太过深究

#17人造人89号发表于 2017-01-17[引用]

好多动画制作人离世了(。•́︿•̀。)

#16人造人197号发表于 2017-01-17[引用]

作为观众也觉得完结的时候人都散了好凄凉……自己还沉浸在回味中,以前热衷于讨论剧情的人们就已经自然而然转去讨论新的作品了

重复引用已隐藏 [点击展开]
#15人造人111号发表于 2017-01-17[引用]

动画,不是动漫

#14人造人166号发表于 2017-01-17[引用]

日本漫画有杂志、单行本,动画有电视、BD,中国全是网络网络_(:3」∠)_

矶监督这个总结的还是很有意思啊,虽然现在再让我看王道番可能会让我觉得尴尬,不过偶尔换下口味大概也不错吧

#10人造人129号[引用]

1

#13人造人166号发表于 2017-01-16[引用]

jump一直有王道热血呀\uD83E\uDD14

#12人造人182号发表于 2017-01-16[引用]

动画技术手段的进步有很多好处,比如效率提高,降低成本。但也会有一些十分感性的东西,一些也许正是因为技术手段的笨拙或缺陷而带来的额外的细微的美感就这样被进步所忽略。

#11人造人163号发表于 2017-01-16[引用]

水平型作品更加真实吧,人和人的强度其实都差不太多,多也不会多到哪去,不会像战五农夫和超级赛亚人的差距。垂直型一时爽,水平型值得回味的地方更多。

#10人造人129号发表于 2017-01-16[引用]

矶监督这个总结的还是很有意思啊,虽然现在再让我看王道番可能会让我觉得尴尬,不过偶尔换下口味大概也不错吧

#9人造人23号发表于 2017-01-16[引用]

动画播出时和播出后氛围的差异,不知怎么联想到了亦舒的一部小说电光幻影…

CCTV6也经常播出一些经典名作,昨天还播了《绝美之城》,但几乎都不会引起什么热度。为什么日本的电视放送这么有影响力呢?

#2人造人190号[引用]

1

#8人造人109号发表于 2017-01-16[引用]

毕竟在日本还是以看电视为主流的,包括新番在内能看电视直播的都尽力看直播,看不了的就录下来以后再看,实际上还是在看电视。推上关注的人多的话经常会看到他们不约而同地一起看一些作品的电视台重播的。这方面那边和我们的生活习惯差别还是挺大的

#7人造人93号发表于 2017-01-16[引用]

氛围更加悲伤了。。心疼被腰斩的极黑的布伦希尔德

重复引用已隐藏 [点击展开]
#6人造人24号发表于 2017-01-16[引用]

风之谷是一代人的集体记忆吧大概……

#5人造人62号发表于 2017-01-16[引用]

打错字,中国

重复引用已隐藏 [点击展开]
#4人造人189号发表于 2017-01-16[引用]

可能和网络视频版权有关?

#3人造人62号发表于 2017-01-16[引用]

可能是熊国人没有养成在电视上看动漫的习惯。 网络放送动漫是大家的主流。

#2人造人190号发表于 2017-01-16[引用]

CCTV6也经常播出一些经典名作,昨天还播了《绝美之城》,但几乎都不会引起什么热度。为什么日本的电视放送这么有影响力呢?

#1人造人85号发表于 2017-01-16[引用]

氛围更加悲伤了www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