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三度才完成的海底少年英雄动画
这部由“テレビ動画”制作的名为《海底少年マリン(海底小游侠/七海小英雄/Marine Boy)》的动画,在之前的篇章中曾两度一笔带过。本作灵感来自于创作了《2001太空漫游》的科幻小说家Arthur Charles Clarke的作品《海底牧场(The Deep Range)》,在宇宙少年爆发的1965年此片以《ドルフィン王子(海豚王子)》之名播出过三话的试作版,独树一帜地把目光转向海底世界,据说是早于《森林大帝》的日本最初的标准30分钟制的彩色电视动画。在1966年又更名为《がんばれ!マリンキッド(加油!海洋少年)》播了13话,但宣称实际有26话只是胶卷没给到。
由于目前只推出了1969年的78话最终版本的《海底小游侠》的DVD-BOX,所以这三个版本之间存在多少差异的问题笔者还无从考证,也许只存在微调甚至没有改动,而疑似65年版的图片资料也只有一张黑白图所以之前篇章里写成是黑白动画,由于制作方Televi动画已解散,两部前身作的胶片也不知去向,至于这几乎没多少目击人士的三话是否是以彩色信号放送的,就谁也说不清了。可以肯定的是,相对于《森林大帝》来说这是部十足的里番,大众认可层面上的最初的本格30分钟彩色电视动画之名还是归《森林大帝》所有,但在美国、澳大利亚、英国放送的英文配音版却使其墙内开花墙外香了一把。
《海底小游侠》图集
故事讲述了在医学和科学进步的未来,人类对海洋的研究日益深入,建立了海底牧场、开始进行海底矿产和石油开采,以及海底人居社区等。日益吸引人的海洋资源使得一些私人武装组织开始觊觎,继而政府集结了用于维持海洋秩序的海洋巡逻队,其中也包括为巡逻队提供技术和武器装备补给的海洋研究所。
海洋研究所的所长马里纳博士的儿子马林,是一位武术、足球、飞机驾驶等方面都具有天赋的约13至15岁的少年,在他身边有一只能和他沟通的名为怀提的白海豚为伴,能够通过吹藏有哨子的戒指来召唤它。为了让马林能安全地在海底巡逻,父亲和阿凯兰博士一起,研制了一套可以防弹和保温的红色制服“Marine Suits”,在脚底有螺旋推进器可以让马林拥有移动巨石的能力,头罩可以进行无线电收发。马林还配有一把可以给对手予以电击的合金回旋镖作为武器,拥有一艘名为P1-0号的圆盘型水艇。其中最为核心的发明是一种名为“Oxy-Gum”的口香糖,在咀嚼的同时能产生氧气作为马林的补给。马林的女朋友是一位名叫涅普提娜的赤裸上身的美人鱼,她脖子上的项链可用于抵御危险的动物,也可以用作预知事件的水晶球。
《海底小游侠》剧情截图,包括疑似《海豚王子》的黑白图
看到“海豚朋友+人鱼女主”的设定,年龄稍大的读者可能会想到80年代末在中国播出的手塚治虫原作的《海のトリトン(小飞龙)》了,这两部之间有一个关键的共同人物串联着,就是改名为由悠季之前的富野喜幸了,从第二版《加油!海洋少年》开始他便开始参与,只是光头的个人履历上较多的提及《小飞龙》而无视了本作。至于谁模仿了谁,在2ch上也看到过最终无解的相关讨论,只能提一下《小飞龙》漫画是1969年开始连载的,比《海豚王子》出现得晚。
冷门的雀斑少年与“带动画”概念
《そばかすプッチー》是一部在1969年3月至10月间,由富士电视台每周一至六播完全162话的五分钟动画,片名就暂译为《雀斑扑奇》吧。扑奇是个眼珠子很大又长着雀斑的小个子少年,憎恨邪恶,是个爱好正义的冒险者,得意技为溜溜球攻击,他身边有蠢笨的怪兽乃塔罗和脾气急躁的鹦鹉刚公为伴,来共同对抗邪恶的大反派瓦路基。由于节目是由明治乳业赞助的,所以扑奇的座驾是一台以牛奶为燃料的海陆空全能的牛奶杯型飞行器,称为“Cup号”。作品路子比较接近于《飞翔吧!巴奇利》和《战斗吧!Pyu太》之类,也是冷到连图都找不到几张的程度。此片承接于日美合作但本质还是美国动画的《Johnny Cypher in Dimension Zero》播出,是一部国产“帯アニメ(带动画)”。
《雀斑扑奇》图集
什么是带动画呢?说的长一点就是带番组动画,这是一个节目时间段的概念。一般来说日本电视动画都会在每周固定的周几播出一话,下周同时间再接着播,且加入广告后约30分钟。如果这部剧从周一到周日天天同时间播一话,或者比如每周的周一到五每天同时间播一话(占几天不限制),且每次播放10分钟以内,符合电视剧、动画、特摄等故事性节目而非新闻和天气预报之类,便是所谓的“帯番組”了。可能这个概念对于习惯当年引进日本动画时天天看一话甚至是一整天轮播多话的中国人来说很难接受,会认为“每天一话不是应该的么?”“过一周前面的全忘了啊”等等,嘛…只能说国情不同。
很多带动画都是在某些大番组结束时间和整点之间见缝插针地播出,例如《雀斑扑奇》是在18:55至 19:00间播出,都为5分钟或10分钟制,同时也可以归入“ミニ番組”也就是泡面番了(迷你番组定义是3到10分钟,两个概念间是有重叠的)。事实上在之前篇章介绍的作品中早已有很多的带动画,只要是在短期内放送话数超多且每话长度较短的一般都是,比如《冒险少年夏达》之类。在本系列第一篇里提过1961年的《インスタントヒストリー(Instant History)》和1962年的《おとぎマンガカレンダー(漫画年表)》也是带动画,事实上就是同一系列作品的前后季,前者每话3分,在近一年内播了312话几乎是天天播,后者每话5分,两年内播完312话。其第三部续作为之前没提过的1966年的《ものしり大学 明日のカレンダー(博学大学·明日的日历)》,全系列一直到1984年共5928话。其实这个系列就是个以动画形式的教育番组,并不是常见的商业性动画。
1965年至1969年间的日本国产带动画
而《Instant History》既是日本最初的带番组动画,也是日本最初的泡面番(3分钟),也是日本最初的国产“连续”电视动画,连续的意思是不是一话单发。
在这之前的全一话的《新しい動画 3つのはなし(新动画·三个传说)》长度为30分钟,但不满足连续的条件,只能说是日本最初的国产30分钟制电视动画,真正日本最初的电视动画《鼹鼠的冒险》只有10分钟。
所以当你们提到《阿童木》时,必须在满足“30分钟制”和“连续播出”这两个前缀下才能谈最初,在这里作为第一篇未能详述的概念借解说带番组的补充,希望不要嫌笔者掉书袋。
罐子里钻出来的…吴克?
这部《ウメ星デンカ(乌梅星殿下/酸梅星王子)》一看画风便知是藤子・F・不二雄的手笔,漫画差不多处于《小超人》之后,《哆啦A梦》之前,地位尴尬,但也算是藤本弘早期代表作之一了。主角名字就叫デンカ,读作Denka也就是殿下,身份是乌梅星的王子(废话),从长相上来看就是个光头有角,面部几乎是哆啦A梦的矮子。
《乌梅星殿下》图集
一直深信有宇宙人存在的小学生中村太郎(其实也是大雄的模子)在某日晚上看到窗外出现疑似圆盘的闪光并有坠地的巨响,但说给爸妈和同学都完全不信,只好一个人前往树林中的坠落点,发现巨坑的中心有一只罐子,罐身有几个洞。当他把罐子带回家中用球棒试探里面反而被漂浮起来的球棒给砸了脑袋,这时从罐子里钻出一个…大光头!还没等太郎反应过来,又一个光头戴眼镜手持权杖的大叔也钻了出来,随后一个眼神嘴型如同劣质充气娃娃的高个子女性也出来了。
《乌梅星殿下》OP截图
原来他们三人所在的乌梅星突然爆炸,只好乘坐圆盘来到地球。这位温和的大叔便是乌梅星国王,有喜欢给别人授予勋章的癖好(虽然地球人完全不懂乌梅星勋章的价值),讲话时句尾常带有“ぞよ(Zoyo)”;另一位女性则是乌梅星王后,句尾常带“まする(Masuru)”。他们一直想要复兴乌梅星,但又无从下手且没地方可以住,只能在中村家先蹭吃蹭住起来,后来又加入了一位原先的侍从贝尼修伽,此人性情忠诚,一旦失败就会想切腹谢罪,说话句尾带“でござる(Degozaru)”,因为这几位性格都比较亚撒西,常常用道具帮助中村太郎,几次三番用比地球先进的乌梅星科技尝试在地球上从建立王国领土开始复兴母星,由于日本人口太多,地价昂贵,常常都以失败告终。那么,“废柴宇宙人+复兴母星+蹭吃蹭住+个性句尾词”的设定,你们肯定想到了某个戴军帽的青蛙了吧,所以很多后来的东西都是老套路啦。
第一话里中村太郎发现并带回壶后,钻出乌梅星三人的剧情截图
而剧中常出现的这个罐子,称为“ツボ”也就是“壶”,可以说是乌梅星人之魂的存在。壶的内部存在如同哆啦A梦的口袋般无限的空间,进入壶中就可以当做圆盘来以光速飞行,吹口哨便能召之即来,如果把印刷品投进去还能当复印机用,并兼有宇宙电话的功能。而壶中可以取出各种各样功能类似哆啦A梦道具的物品,且功能上也有不少重合,可以说壶相当于四次元口袋思路的雏形。
乌梅星殿下作为藤本弘笔下的得意角色,也常常在《哆啦A梦》系列中打酱油,比如在1994年上映《哆啦A梦·大雄与梦幻三剑士》同场共映了一部名为《ウメ星デンカ 宇宙の果てからパンパロパン!》(片名的话,宇宙尽头来的…我也不明白是什么的…胖帕罗胖?)的短篇电影,作为此作唯一的彩色版。此作中还有一位最初于漫画《21エモン(21卫门)》中登场的机器人“ゴンスケ(GONSUKE)”是一个有点类似《星球大战》里的C-3PO的金色机器人,后来也常在《哆啦A梦》的大长篇电影里以露个小面的形式串场。可以看出他笔下各作品间的世界观基本是相连的。
乌梅星殿下与哆啦A梦的各种同台
漫画版的《乌梅星殿下》在1970年停止连载,同年藤子·F·不二雄开始了日后成为他毕业事业的《哆啦A梦》的连载,传奇就此开始。
(待续)
封面: 本文作品素材剪辑
© 摇客家 / Anitama
嘴型如图劣质......
青蛙军曹他爷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