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日本的创作者们之间在争论一个话题:有志于动画、漫画等创作的年轻人,应不应该去上专门学校?
日本目前已有多家动画、漫画类的专门学校,这些学校往往学费高昂,然而学生在这里能够学到多少实用的东西、能否保证作为创作者出道从此走上人生巅峰,却颇受争议。
今年8月18日,NHK电视台“News7”节目曾经采访了一位希望成为动画师却无力支付专门学校学费的高中女生。然而节目播出后,网络舆论却对这位少女群起而攻,理由竟是她为了练习而购买的画具价格不菲,可见她并不贫困。特别是渣滓八卦周刊《Cyzo》编辑部运营的败类网站“Business Journal”更对此进行“取材报道”。虽然日后证明该网站的“取材报道”完全是一派胡言,但文章在网络上流传甚广,造成了很大的舆论反响。
事件虽然以“Business Journal”的谎言曝光而尘埃落定,但是专门学校是否有必要,却再度引发了业界内外人士的讨论。
轻小说家、插画家榎宫佑便对此类专业学校发难。他的恩师曾经和他说过,如果去上专门学校的人中有谁能成气候,那也只有那些中途退学的人。
榎宫嘲讽说,时装、设计之类专业暂且另当别论,但是去上漫画和插画的专门学校是想做什么?讲台上趾高气昂地挥舞教鞭的讲师们,都是因为自己没有办法在创作一线和人竞争,才会去当老师的好吧?跟着这些三流的货色学习,怎么可能成为一流?你们清醒一点好不好。
榎宫曾经对自己的前助手说过:你去上漫画专门学校,交400万日元,花3年时间,学到的那点东西,如果给我当助手的话一星期就必须得掌握,而且我还要给你付工资。这位前助手就是如今也作为漫画家、插画家活跃的なつきゆう
此前榎宫的前前任责编还曾经接到专门学校的委托,请他去做客座讲师。但是榎宫表示自己上台开口第一句话必然是抨击台下学生们,告诉他们如果只有来上专门学校就能学到东西这种水平的想象力,不如趁早放弃。
榎宫说,“上了专门学校,就能让人家教你,就能建立人脉,就能有所成就”这种想法已经是被动的了。在当今这个时代,专业创作者这么无私地公开自己的技术,用网络可以轻易地和创作者搭上话,不管你去不去专门学校,能掌握技术和人脉的人就是能掌握,不能的人就是不能。你没有主动性,不管做什么都白搭。就算上再好的学校,你畏畏缩缩连话都没法跟人说,连人脉都建立不上。
(https://twitter.com/yuukamiya68)
需要注意的是,榎宫虽然对专门学校持有负面看法,但他不是在一味否定专门学校,而是更侧重于强调个人奋斗的重要性。
轻小说品牌一迅社文库编辑也持有相近的态度,他认为,轻小说之类的专门学校和财务会计之类的专门学校不一样,你光是呆呆听课,那连最低限度的实力都掌握不到。
这位编辑曾经去给专门学校当过几次客座讲师,然而他发现,很多学生只是脑袋空空地看轻小说,完全不懂得去调查各出版品牌的新刊册数啦、最近半年间的流派倾向之类的资料。
大约二十多年前,某漫画系的专门学校的剧本讲座请去了某位当时休业中的小说家当讲师,结果发现只有寥寥可数的几个学生除了听课之外还会自己去研究学习。而这好好自习的六七个毕业生,如今都作为作家、漫画原作、脚本家在活跃。这位编辑认为这些自己努力的人算是特例。
这些学生们有些人如今赚得比他们的老师还多,但是后来老师回归了创作一线,写出来的作品质量高到一般人靠努力根本赶不上,这些功成名就的学生们深感自己还是比不上老师,也是一段趣谈。
(https://twitter.com/1jinshabunko)
非但如此,专业学校甚至还有危险性。同人漫画家Tonta觉得,年轻人们心怀“有朝一日进入游戏业界”的梦想和决心来上游戏专业学校,然而粉碎他们的梦想的决心的,不是严酷的现实和求职的难关,而是专业学校里那些和自己兴趣相投的同学们在一起的愉快时光,还有可以投入到动画漫画游戏里的充沛时间,这种酷似温水煮青蛙的恐怖环境。
(https://twitter.com/R18Tonda/status/773795411219800064)
有误人子弟之虞的不只是专门学校。在漫画家若林稔弥看来,理论书籍同样值得警惕。他说,想要成为漫画家的人会去读各种各样的技法书。然而从来没见过有谁读了这些书就摇身一变成为漫画家。反倒是几乎所有人在学了一堆理论之后,对自己的漫画作品就缩手缩脚总觉得画不好,导致画不出东西来了。这反而绕了个大弯子。
世间或许真有人读了漫画理论醍醐灌顶立地成佛嗷的一声就变成了漫画家,然而那些人是天才,跟咱一般人不一样的。若林觉得,不是天才的人,还是要多花时间,先注重创作和给别人看自己的作品,养成自己思考的习惯,这种正道才是近路。
若林自己新人时代曾经承蒙老师们提携教导,老师们都很会教人,让他一听就觉得自己懂了。然而实际提笔画的时候却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儿,害得他又是焦躁又是消沉渐渐地什么都没法画了。他认为,有类似经验的人,恐怕不在少数。
若林觉得,这不是老师教得好教不好的事,非要说的话,绝大多数的创作理论,都不是用来教新人的。如果说有什么理论是新人应该听的,若林认为只有一条:先画再说。
自己出道成为漫画家之后,若林也曾经出于好心教过别人,结果被他教过的人也一个个都瞻前顾后画不出来了,令他心怀愧疚。若林决定,如果再有人向自己求教,他只会对对方说:“你有什么想画的东西吗?有的话去画就是了。”
(https://twitter.com/sankakujougi)
当然,不是所有创作者都对专业学校如此不屑一顾。漫画家平野耕太就觉得,漫画和插画的专门学校,对于那些不知道该做什么、却还是想要做出些什么,不知道该向何处去,却还是想要去到什么地方的人来说,至少可以成为一个契机。
平野认为,没有多少人一开始就有一个明确目标说我要成为漫画家或者插画家,也没有多少人在十八九岁的时候就有了钢铁一般坚定的意志。像是平野自己,也是读了动画专业,却进了游戏公司,最终成了漫画家。所以一边经历这些挫折和误解,一边寻找最适合自己的职业,又有什么不好呢?
(https://twitter.com/hiranokohta)
漫画家安藤正基觉得榎宫佑说的话虽然在理,但是这个表述方法太令人不敢恭维。安藤自己上的是大学的漫画专业,他觉得自己的这一选择是正确的,对于有些缺乏行动力的他来说,这是能够让保证学历和追求梦想两全其美、并且也能说服父母的最佳选择。通过在学校的学习,可能会更加冷静地看待自己,从而改变自己的未来。如果觉得这也多余那也没意义就全都舍弃掉,未免眼界过于狭隘了。
像是“不要去想如果自己没能成为漫画家该怎么办”“自己的路自己来决定”之类的理论,安藤也能理解。但是并不是什么人都有那样的胆魄,可以舍弃一切追求梦想。
况且,念专业学校和当助手并不互斥。安藤自己在上大学的同时也给漫画家当过助手,他觉得在学校和当助手可以学到的东西完全不一样,两边都会有很多收获。
所以安藤认为,不是说哪边好哪边不好,能不能充分发挥优势,还是得看个人。
封面: 《吹响吧,悠风号》
© 谢枫华 / Anitama
诶呦这文章干货很足啊。
能不能学到东西还是要靠自己,不过对于自制力差有没有没有明确目标的人学校还是有存在的必要的。
一个人的命运啊,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但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进程(手动滑稽
正在念专门学校。虽然算是都内小有名气的学校了,但温水煮青蛙一词用的真好。
然而更多人对榎宫佑的印象其实就是“那个想要假装自己图文双修但又不会画画只好抄袭结果被抓包的轻小说家”吧………这过来人的位置,以他的经历和舆论形象真的不好站。
1
他是先当插画家后来才写的小说。
然而更多人对榎宫佑的印象其实就是“那个想要假装自己图文双修但又不会画画只好抄袭结果被抓包的轻小说家”吧………这过来人的位置,以他的经历和舆论形象真的不好站。
老家伙们当然觉得自己吃的盐比你们吃的米还多,经验之谈固然有一定的道理,可时代在变 另外平野这经历。。。。我想起了从货车司机转职成动画监督的长井龙雪
1
等等╭(°A°`)╮女,女司机?
2
长井龙雪不是男的么?
等等╭(°A°`)╮女,女司机?
谢老师好长,点赞。
感觉好多地方躺枪
大学本来是接受专门教育的地方,可若教育的效果竟比不上自己在社会上打拼的经验,那不是太令纳税人们尴尬了么
这些问题放眼当今中国大学教育也同样值得深思
老家伙们当然觉得自己吃的盐比你们吃的米还多,经验之谈固然有一定的道理,可时代在变 另外平野这经历。。。。我想起了从货车司机转职成动画监督的长井龙雪
率土之滨莫非京吹
1
你和1号一定有肮脏的py交易
率土之滨莫非京吹
普天之下莫非粳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