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前的国产动画在日本

《铁扇公主》对如今国产动画赴日播出的启示

History|酱牛腱2015年8月24日 8时30分

七十年前的动画出口

近年来,随着我国动漫政策的成功引导,资本的大量流入,产业链的逐步完善,业界技术的进步与成熟,中国国产动画作品的数量与质量开始稳步提升。这几年更是有《纳米神兵》、《雏蜂》等国产动画以不同形式登陆日本,获得了日本动画爱好者们的热议与追捧。

但中国动画风靡日本早有先例,早在1942年,万氏兄弟拍摄的中国,也是亚洲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就已经登陆日本院线,于票房和口碑上双双获得成功。而其于日本动画的意义并不止于此,某种程度上,《铁扇公主》为当时陷入瓶颈的日本动画指明了艺术风格和商业模式的发展方向,其深远影响延续至今。

背景

日本对于外国动画的引进历史悠久,据研究表明,在日本首次上映的有声动画系1929年9月上映的佛莱雪兄弟的《Screen Songs》,日译《小呗漫画》。之后迪士尼等作品开始大量涌入,点燃了日本人民对于动画的热情。

实际上当时日本本土并非没有制作动画的先驱,然而在美国动画相对成熟的技术和艺术表现力以及庞大的数量前并没有进行抵抗的余地。其时日本的影评杂志上充斥了对于本国动画动作单调,表情呆板,剧情莫名,不如米国的批判。自然,日本动画人也没有坐以待毙,美国动画带来的新技术和新表现手法在让他们耳目一新的同时也刺激了他们的进步欲。对于美式的模仿成为当时日本动画人的潮流。然而在资金技术很难与美国比拟的情况下,自然又招来无数盲目模仿有形无神的批判。不过其中也有如大藤信郎这样,创造出“千代纸映画”,试图在美国先进动画和日本传统动画中找出一条新路的开拓者。然而能走出独立道路的终究是少数人,日本动画的风格逐渐受到美式动画的侵蚀,一时间陷入迷茫。

1937年,在日本法西斯统治之下,日本国内的排外主义抬头。在政府的刻意引导下,重视日本传统风格的言论逐渐占据了优势地位。法西斯政府更是推行“国策映画”,意在鼓舞人民士气,支援侵略战争。同时政府开始限制海外电影的引进,动画同样也在其列。例如《白雪公主》与《匹诺曹》等迪斯尼长篇动画一直等到战后才在日本公映。

在海外动画进口受限,日本政府支持国产电影的情况下,日本动画是否迎来了发展的转机?答案是并没有。战时电影体制的优惠政策基本不鸟动画,而对于观影追加的年龄限制更是让以少年儿童为主要观众的动画大受打击。随着战争的深入,日本的资源不足使得电影胶片供应受限,这种情况下本就弱势的动画制作更是分不到胶片拍片。日本动画在市场、资源、创作风格上同时遇到瓶颈,可谓是四面楚歌。而这时候,日本迎来了所谓的“支那映画”——《铁扇公主》。

亚洲首部长篇动画所带来的冲击

《铁扇公主》于1941年11月在上海上映,尽管已是年底,票房却排名当年第八。该片大卖的信息很快传到日本,并成为继《茶花女》、《木兰从军》后第三部在日本引进上映的中国电影,取得日本1942年上半年票房第五位的好成绩。当时日本文艺界不仅对其进行了大量影评,更是刊载万氏兄弟访谈,介绍制作过程,举办座谈会等等,足见其作为一部动画所受到的前所未见的关注。当年14岁的手冢治虫同样深受影响,并在《我的孙悟空》的后记中明言该作品系参考《铁扇公主》而创作。

然而《铁扇公主》对日本所带来的影响并不仅限于个人层面。在前述的排美重日背景之下,《铁扇公主》让日本的评论家们眼前一亮。评论中频繁出现“技术远超日本”、“日本电影人应该学习”等言论,竟是将其视为日本动画所应参考的一例模范。

当然,当时对于《铁扇公主》同样不乏批评。譬如对于背景和人物的配合不协调,对于美式笑话的不自然使用,以及人设和线条上对于佛莱雪兄弟的模仿。实际上万氏兄弟确实选取参考的不是管理严格的迪斯尼作品,而是管理松散,资料流出容易的佛莱雪工作室作品。而这些参考并不能掩盖“动”画技术上该片与美国动画的差距。实际上当时日本的某些动画的动作较《铁扇公主》也更为流畅。然而即使拥有这些不足,日本文艺界对于《铁扇公主》的魅力依然难以否定。在日本人眼中,该片的最大魅力正是其全片弥漫的“中国风格”。

从中国风格到日本风格

《铁扇公主》的中国风格体现在方方面面。细致而浓淡不一的灰色背景画面表现出中国绘画的水墨上色技巧。分镜中屡有人物横跨屏幕的演出,隐有中国戏曲的台风。而人物的细小动作中更是传达出中式幽默特征。连背景音乐没有用爵士乐这点都被日本评论家视为与美国动画不同的表现手法……总之,日本评论家们抓住所能切入的每一个角度,毫不吝惜地吹捧该片的中国风格。

中国风格在日本受到如此高评价的背后,正是因为日本动画界对于“日本风格”的渴求。《铁扇公主》对于迷茫于日本风格动画该往何处去的日本动画界而言,是最好的参考对象。1942年的日本动画依然处于美国动画的阴影之下,难以脱出单纯模仿的瓶颈。恰逢当年4月美军首次空袭日本本土,反美感情空前高涨。当时上映的电影凡有对于美国的模仿,都被喷成日本电影之耻。而此时到来的《铁扇公主》以其兼具民族性和娱乐性的特征,瞬间攻略了日本观众和评论家,更是为日本动画给出了表现日本风格的创作手法的明确指针。

日本战争宣传工具的新模式

除去艺术方面对于日本动画界的冲击,《铁扇公主》更是让电影业界看到了长篇动画带动票房的希望。《铁扇公主》在日本与电影《空之神兵》共同上映(由于当时动画短篇居多,将动画作为前戏和长篇电影打包上映的情况十分多见)。而《空之神兵》正是所谓的“国策映画”,以纪录片形式描写新人伞兵在部队中的生活、训练与演习。大家可以想象的是,尽管日帝希望人民观看此类电影提高士气,然而同样深受战争摧残的日本人民恐怕并没有谁会主动去看,事实上当时除了极少一部分电影之外,大部分国策映画的票房都相当低迷。而《铁扇公主》的成功,使得日本业界意识到动画在娱乐性上的优势可以把观众带入影院“顺便”看看国策片。加上对于制作长篇动画踌躇不前的日本动画人们也从《铁扇公主》的成功获得了勇气。很快,以日本最早的长篇动画《桃太郎的海鹫》为代表的长篇动画制作热潮降临日本。而这些动画则大都与国策映画共同上映。可以说《铁扇公主》以一种其自身绝不情愿的方式,参与到了日本的战争宣传之中。

写在最后

《铁扇公主》是中国动画史上的瑰宝,该片在日本获得成功并对日本动画产生深远影响,除去特殊的历史时期,政治环境之外,更是源于其作品本身的优秀,源于创作人员的才智与心血。谨以此文与国内辛勤耕耘的动画人共勉,祝愿他们的作品也能在海内外获得成功。

本文成文时得到日本桃山学院大学讲师佐野明子老师的大力协助,在此表达最深切的谢意。

封面: 铁扇公主

© 酱牛腱 / Anitama

相关阅读
评论
#9人造人61号发表于 2018-01-01[引用]

好文章 介绍了相当起源的东西

#8人造人73号发表于 2017-11-02[引用]

感谢前辈们,我们也要努力啊,现在我们也是在模仿,相信会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的。

首先是要坚持自己的创作风格嘛?以及保持对自己所处的文化氛围的肯定与自信。

#3人造人94号[引用]

1

#7人造人57号发表于 2016-11-21[引用]

嗯,技术表现什么的多学学,而故事真正的内核要扎根中国,在中国的环境成长的人勉强自己搞些拙劣的模仿只会让人没劲。

#6人造人18号发表于 2016-11-02[引用]

现在国内的动画对日本动画的模仿就比较多,媒体的评论也有很多批评,但是总有一天国人会找到自己的风格的。

#5人造人37号发表于 2016-10-12[引用]

七十年后正好反过来了。。

#4人造人77号发表于 2016-07-04[引用]

好文章,感谢

#3人造人94号发表于 2016-03-23[引用]

首先是要坚持自己的创作风格嘛?以及保持对自己所处的文化氛围的肯定与自信。

#2人造人170号发表于 2016-02-25[引用]

这种认真考据的文章实在是我们这种考据党的最爱啊。

#1人造人12号发表于 2015-11-14[引用]

长知识了。这些文章真应该被更多人看到。